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

山友行 五十年行山情(明報周刊專訪)

山友行 五十年行山情
撰文:黃沛鵬 攝影:曾梓洋 Jan.03.2015
  • 雖然山友行店舖經歷多番搬遷,但創辦人黃山仍舊堅守信念,以推介戶外用品和帶隊行山為樂。
  • 黃山是第一個將美國天蠶衣帶到香港的,其後山友行更推出自家版本,並交由屯門廠房生產。
  • 防蚊面罩──山友行自行生產的防蚊面罩,主要賣給警察、中華電力等需要上山工作的機構,為黃山賺來第一桶金。
  • 戶外爐具──早期戶外爐具以方便攜帶為主,缺點是不能為大夥人煮食。
  • 遠足鞋──戶外活動少不了遠足涼鞋,黃山必然選擇整塊過熟膠製作的款式,才不會行山時「甩」底收場。
  • 挪威背包──黃山專誠遠赴挪威洽談Bergans品牌的代理權,他說北歐人很着重情義,即使只訂一個背包也不介意。
  • 黃山教路選擇遠足涼鞋時可將鞋對摺,如能完全摺曲至緊貼足踝,也更耐用。
  • 山友行仍有不少deadstock好貨色,像本地戶外品牌Nikko,仍然是早期山形logo的出品,十分懷舊。
  • 拉喉式高壓爐具──將燃料和火舌距離拉遠,增加安全度,並可使用不同燃料,火力更強。
  • 經改良的戶外爐具,換上更大承托力,大煲也可放得平穩。
  • 黃山認為香港有很多美麗景色未被發掘,像圖中深井附近的「香港大峽谷」,不一定到海外才有特色美景。(圖片由黃山提供)
  • 山友行首次搬離旺角來到大埔,可惜同樣受到水浸之災,被迫暫停業務。(圖片由黃山提供)
近年Outdoor成風,不少人都願意花費千金購下戶外服裝和專業器材,然而時代倒流到六十年代,礙於生活環境,熱愛行山的人不過是穿上日常衣服,更莫論裝備,可是有人卻勇字當頭,開設戶外用品專門店,此人就是屹立五十年的山友行創辦人黃山。
隻身自立門戶
回想起五十年代,那時尚未流行工作假期,黃山已經隻身離開香港,遠赴台灣、日本,甚至奧地利一闖。「當時父母極力反對,差點斷絕關係。」在餐廳洗碗、農場收割等工種樣樣齊,但黃山最高興的就是在外國的戶外用品店工作開眼界,「回到香港,先在軍用店工作,因為當時並不流行爬山。」後來他自立門戶,舊老闆並不介懷同業競爭,還供貨給他,「兼賣軍用和戶外用品,一日賣一個軍用水壺已夠生活。」然後陸續將日本、韓國,以至歐美品牌帶到香港。「第一個代理的是日本品牌,當時他們先給我貨,賣完才找數,大家講個『信』字;美加品牌較注重金錢,誰訂得多代理權便歸誰;歐洲人則很長情,像挪威品牌Bergans,即使只訂一個背包也不介意,照舊把代理權交給我,大家關係很好。」
獨特經營之道
山友行入貨種類廣泛,有齊各種戶外用品,如滑雪尚未流行時,黃山已引入相關用具,而在香港風行一時的天蠶衣,他亦早已從美國帶到店中發售,「羊毛內衣雖然很暖,但一到室內環境排汗後便會『拮』肉,相反天蠶衣能排汗,名字也是我改的。」從前在山友行店內會發現很多絕版deadstock貨,問黃山為何這麼多珍藏,他笑說:「我喜歡把貨品分批售賣,不會一次過賣掉,現時仍有日本人專程過來買貨回國。」黃山一方面經營零售的山友行,另一方面致力籌辦戶外活動的山友育樂協會,「從前的家長們都很放心把小朋友交託給我,山上想學壞都難,黃賭毒都不會上山;現在我辦的本地遊活動則較輕鬆,主要是帶領一家大細和OL吃喝玩樂。」每當毅行者舉行時,黃山也會自發地拿起大煲上山,為參與者炮製免費薑茶,幫助他們血液循環。
笑看風雲
由開業之初,山友行一直以旺角為根據地,來來回回都離不開砵蘭街和界限街之間,現時租金是店舖的最大敵人,然而對黃山來說,驅使他離開旺角卻是另有原因,「我的業主已經很好,以不到兩萬元價錢租給我,可是舊樓日久失修,去年突然爆水管,整間店舖都淹浸了,水高及膝,不少貨品報銷,我唯有臨急搬到大埔半春園路,以貨倉形式經營。」可惜天意弄人,訪問前大埔再度遇上水浸之災,唯有暫時停業修理。「喜歡大自然的人,從不看重金錢利益。」不過說到底黃山還是惦念他的旺角,「有朝一日還是想搬回旺角繼續經營山友行,始終在那裏四十多年了。」
Info
店址:大埔半春園路9678地段
查詢:6067 073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